- · 《科技与创新》栏目设置[05/29]
- · 《科技与创新》数据库收[05/29]
- · 《科技与创新》收稿方向[05/29]
- · 《科技与创新》投稿方式[05/29]
- · 《科技与创新》征稿要求[05/29]
- · 《科技与创新》刊物宗旨[05/29]
鲁迅小说对民间文学的借鉴与创新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影响力越大的作家,越知道从民族优秀的文化宝库中吸取养分,一个成功的作家,他的作品越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表明在民间文学中扎根越深。鲁迅的小说也不例外,鲁迅深受民间文
影响力越大的作家,越知道从民族优秀的文化宝库中吸取养分,一个成功的作家,他的作品越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表明在民间文学中扎根越深。鲁迅的小说也不例外,鲁迅深受民间文学艺术的影响,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有一群人攻击民间文学,认为民间文学十分低级,不可能据此创新文化知识。面对这种情况,鲁迅为民间文学发声,认为在连环画中都可以产生像达文西、米开朗基罗那样的画家,那么在唱本书里也可以产出托尔斯泰和弗罗培尔。在鲁迅眼中,民间文学艺术给予旧社会一种全新的力量,支撑着鲁迅突破重重封建障碍的枷锁,不断更新思想文化。鲁迅始终与我国民间艺术保持深厚的联系,在民间文学艺术给予鲁迅文化宝库支持的同时,鲁迅也在不断为民间文化注入新的力量。
一、鲁迅小说对于民间文学的借鉴
1.鲁迅对民间文学艺术有深厚的情感
鲁迅出生于没落的封建士大夫家族,从小就深受民间文学艺术的影响,鲁迅家里有浓厚的家族文化氛围。鲁迅7岁时便接受了寻常孩子接受不到的启蒙教育,12岁时就被父亲送到了三味书屋学习。家族对教育的重视使鲁迅拥有了大量可以读书的机会,也是在这段时间里,鲁迅受到的民间文学影响最大。除此之外,鲁迅的家乡是浙江绍兴,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孕育出了许多民间神话故事、生活故事、民歌民谣。鲁迅在幼年亲历了赛会、社戏、目连戏等多项民间活动,当祖父的科场贿赂案被揭发之后,鲁迅又来到了乡村,与村民们有了友好的接触,村民们时常为鲁迅讲述一些民间的俗语、故事,使鲁迅在民间的这段日子接受到较多的民间文学艺术熏陶。从此之后,鲁迅与民间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民间文学艺术对鲁迅起到了很好的启蒙作用。在鲁迅小时候,“长毛怎样拐小孩”“飞蜈蚣如何大战美女蛇”……这些祖母和乳母长妈妈为鲁迅讲的睡前故事,都给鲁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鲁迅在将来的文学创作过程了想象力不断被激发,文学作品内容不断丰富。
2.鲁迅对于民间文学的认知
民间文学艺术不同于当下的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文学风格。鲁迅对于民间文学的研究不断体现出他的新民主主义思想,反映了对于文学的敏感程度及对文学的独特见解。鲁迅认为民间文学是人民群众劳动创造出来的艺术结晶。在鲁迅眼中,人类的祖先为了劳动而发出的声音就是我国最早的诗歌,小说是人们在休憩时互相谈论的故事。鲁迅亲切地称劳动人民为“不识字的作家”。而且,就目前的调查研究显示,艺术的产生的确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这些所谓的“不识字的作家”在闲暇时间创造出来的歌谣、民谣、山歌等民间艺术,虽然不及现代文人的作品般细腻,但是具有无限的想象力和张力。鲁迅在实践创作过程中,不自觉地就会受到民间文学的熏陶,在创作过程中加入民间文学的色彩,充分体现了鲁迅对于民间文学的热爱与尊重,也为我们将来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借鉴。
3.鲁迅的许多部小说都采用了民间文学的素材
鲁迅懂得如何欣赏民间艺术并善于从民间文学艺术中提取营养,在鲁迅的作品中,无论是散文、杂文还是小说,都透着民间文学艺术的色彩。例如,鲁迅依据古代一些神话传说或者一些民间的历史传说进行翻新改写,《故事新编》应运而生。在《故事新编》中,鲁迅秉承着“有言必有据”的写作原则,认真表现历史的真实,运用一些写作的表达手法借古讽今。在《故事新编》中,他积极借鉴民间文学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通过《太平御览》中的《风俗引》《列子·汤问篇》等神话故事传说写出了《补天》这一篇文章,讲述女娲娘娘用黄土捏人和修炼五彩石补救苍天的故事;通过依据魏曹丕所著的《列异传》及干宝所著的《搜神记》写出了《铸剑》这篇故事;《故事新编》中有关后羿的文章《本月》是依据《淮南子·览冥训》和《孟子·离娄》创作出来的;《非攻》里的墨子,《理水》中的尧舜禹等历史人物都是鲁迅通过民间文学所积累出来并应用其中的。除了应用民间传说之外,鲁迅的小说描写了相关的民间习俗。鲁迅幼时,曾经因为家庭的变故,来到乡下生活了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村民们给鲁迅讲述了许多民间传说,这些经历对鲁迅将来的文学创作影响极大。在鲁迅的小说中,尤其是以故乡作为背景的小说,都会穿插大量民间习俗,并且通过犀利的手法批判这些民间习俗带给人们的痛楚。例如,《祝福》中通过对鲁镇旧年历的祝福这一习俗的描写及《孔明灯》中的风俗描写,表现出了鲁迅对于旧风俗的厌恶。
文章来源:《科技与创新》 网址: http://www.kjycxzzs.cn/qikandaodu/2021/0126/1470.html
上一篇:梁启超“新文体”初探①
下一篇:高州“鬼仔戏”剧本的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