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高州“鬼仔戏”剧本的创作心得

来源:科技与创新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高州“鬼仔戏”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流传到现在,经过多代艺人的共同努力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变,成为粤西地区的文化符号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欣赏艺术作品的趣味也在变化

高州“鬼仔戏”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流传到现在,经过多代艺人的共同努力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变,成为粤西地区的文化符号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欣赏艺术作品的趣味也在变化,传统的戏剧艺术需要通过创新从而融入现代人的生活中,剧本的创新是保留高州“鬼仔戏”的艺术形式并推动“鬼仔戏”发展的重要手段。“鬼仔戏”剧本有着与其他剧本不同的创作方式,因而应结合“鬼仔戏”的特点进行剧本的创新创作,以提升“鬼仔戏”的观赏体验感,从而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1 高州“鬼仔戏”的特点及剧本存在的问题

1.1 “鬼仔戏”的特点

高州木偶戏,俗称“鬼仔戏”,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相传于明代万历年间由福建传入,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高州木偶属杖头木偶一类,木偶的造型制作十分讲究,一般选用质地细软的枝松木精雕细刻而成,并采用变形夸张的艺术手法进行彩绘和装饰,形象栩栩如生。眼、口、舌、鼻均可活动,头部、手和脚串以竹竿,由表演者操作,可以表演开合扇子、舞剑、斟酒、拿书、写字、开弓射箭等动作。“鬼仔戏”是采用粤剧的唱腔、音乐和表演程式,以杖头木偶为表演角色的一种地方戏曲。其唱腔、音乐比单纯的木偶戏更为丰富多彩,而艺员、道具又比一般的粤剧团精简。高州“鬼仔戏”独树一帜,在木偶造型上力求逼真、生动、传神,表演上一举一动都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加上演员配合默契、唱做吻合,服装、布景、灯光、道具新颖别致,使得观众在置身剧场时犹如观看真人演出一样[1]。

戏班有大、中、小班三种,戏班队伍精干,装备简练,演出灵活,便于深入农村和边远山区。小班只有1名演员,操纵说唱全部由一人包台;中班3至4人;大班8至10人。戏班以小班居多,由一个艺人表演、唱和奏乐,可以说是“一人成戏”。剧目多取材于神话、传说、历史小说、公案、传奇等,剧目既有传统的《芙蓉仙子》《三调芭蕉扇》等,也有富有地方特色的《缅茄冤》,内容多为惩恶扬善、劝世修行之类[1]。

1.2 “鬼仔戏”的剧本问题与创新思考

“鬼仔戏”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不少精品作品,得到了人们的喜爱。但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电影、电视或手机等媒介的展示方式越来越丰富。“在这些新媒体的冲击下,“鬼仔戏”剧本的最大问题是剧情老化和创新缺乏。传统的剧本缺乏现代的元素,缺少与观众互动的元素,很难引起观众的关注。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如果不注重艺术升华和自我改良,不提升“鬼仔戏”的观赏体验,“鬼仔戏”戏班将面临难以继续生存的问题。缺乏原创的剧本,也没有形成品牌戏班,导致“鬼仔戏”的发展受阻。

现在仍是内容为王的时代,内容的创新能够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在画面表现形式单一的固有条件下,改编一些观众熟悉的故事,增加故事的幽默情节,能给观众在展现传统戏剧表现手法的同时带来更多的欢乐。

2 深挖传统题材,结合现代元素创作剧本

2.1 改编传统故事题材能够引起观众共鸣

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所积累的丰富的历史故事、神话故事等为“鬼仔戏”剧本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是剧本创作的一大宝藏。如何挖掘宝藏是剧本创作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改编传统故事题材是“鬼仔戏”剧本创作的重要方法,容易得到观众的认可,从而形成一套有效的剧本创作方法。

在对传统故事素材进行改编时,要关注剧本创作的主题和传统题材的紧密契合,在原来故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故事情节的刻画,提升原有故事的内涵,丰富故事内容[2]。

剧本创作中,在运用民族特色传统故事的同时要注重故事所展现的文化,要取其精粹、去其糟粕,做到古为今用,使古今结合大放光彩。剧本创作不仅要满足老年观众的审美需求,还要充分重视青少年和儿童的需求,尽量做到老少咸宜。

《西游记》是我们在创作中改编较多的神话故事,唐僧师徒五人西天取经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改编空间,同时每一个故事都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故事,因而在创作时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改编时要注重人物角色的刻画,如将猪八戒塑造成一个斗嘴皮子非常厉害的角色,遇到强敌只会边跑边搬救兵,就让幽默的情节增加了,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更加丰满。

在选择改编素材时,尽量选择一些大家相对熟悉的故事内容,同时选择那些能够独立且能成为一个完整故事的素材,这样更容易进行操作。同时,要强化角色的塑造,增加幽默的笑点,以激发大家的兴趣。

文章来源:《科技与创新》 网址: http://www.kjycxzzs.cn/qikandaodu/2021/0126/1471.html



上一篇:鲁迅小说对民间文学的借鉴与创新
下一篇:战“疫”黑科技

科技与创新投稿 | 科技与创新编辑部| 科技与创新版面费 | 科技与创新论文发表 | 科技与创新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科技与创新》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