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艺术融合科技专业美术院校计算机教学研究

来源:科技与创新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 专业美术院校计算机教学研究背景 1.1 国家教学改革发展的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国家中长期

1 专业美术院校计算机教学研究背景

1.1 国家教学改革发展的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形成高效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模式。 专业美术院校是培养专业化、创新型、拔尖精英人才的孵化器, 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是其进行教学研究的目的。

1.2 培养专业美术人才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对专业美术院校的教育工作高度重视,指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这是对专业美术院校提出的期望,也是培养专业美术人才的要求,抓紧“艺术融合科技”的关键点,顺应时代、拓展美育,借力计算机领域推动专业精英教学,为中国美育做出贡献。

1.3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动态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2015年颁布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提出明确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改革方向, 探索多种可行的教学实施方案。与此同时,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为推动计算机教育发展, 针对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体系发布了相应白皮书报告, 内容涵盖多个学科方向。 探索专业美术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平台,构建具备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对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与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2 构建专业美术院校计算机教学研究模式的途径

专业美术院校是专门开设美术及含有美术性质各专业的院校,普通类高校也设有美术学院或美术系。专业美术院校进行计算机教学研究是具专业代表性与历史沿革性的,需要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构建具备美术专业特色的教育模式[1]。

2.1 建立专业化、与时俱进、卓越完善的计算机基础

专业美术学校要构建专业化、与时俱进、卓越完善的计算机基础,为艺术设计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专业美术院校依托浓郁的艺术底蕴和专业特色, 以艺术融合科技为切入点,通过专业特色、学科交叉、学术研究、需求向导、人才特点等角度的探索与研究,与计算机基础相融合, 形成了独特的专业美术院校计算机教学育人模式。具体表现在软件教学,硬件配备、发展融合、前沿探索等环节的实践, 有效地强化计算机基础建设和应用,形成专业方案与更新机制,建立与时俱进、卓越完善的计算机基础模式[1]。

2.2 打造高标准、创新型、精英化艺术教学模式

首先,从高标准的专业定位出发,优化计算机与艺术形式的融合,推进非线性编辑、软件应用、3D 打印、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等新媒体渗透,为学生提供艺术、科技相融合的计算机基础。其次,从创新型的课程需求出发,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 从课程需求出发,整合多媒体交互、混合式教学、MOOC 慕课、网络微课等教学形式,结合专业美术院校资源,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2]最后,以精英化的人才特点施教,增强教学资源的核心竞争力。因材施教,利用互联网+等教育技术,形成线上线下、大群小群、共性个性、协同参与的人才培养。引领学生掌握技能,强化与专业相承接的计算机资源的运用,达到提升核心竞争力目的。

2.3 推动国际视野、竞赛获奖、艺术理论支持的学术科研

在计算机教学研究中,首先依托国际视野,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交流与合作。 以鲁迅美术院校传媒动画学院为例,与韩国釜山东西大学联合开展中韩“iArt”创意交流课程、美国好莱坞电影技术考察与学习等,通过触摸高精尖、领先型的计算机科技,提升创作视野。其次,以竞赛促进学术科研, 竞赛是创新思维和设计技能的较量,是对专业教学成果的检验,也是计算机与艺术融合优劣的检验。通过竞赛获奖,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提升信心与技能,促进计算机技能与知识的学习,推动专业学术成果的最大化、具体化、实践化。另外,通过指导学生在论文撰写中对计算机知识的阐述与梳理, 强化艺术理论的反馈与思考——实践上升理论, 理论指导实践,极大提升了计算机学习与学术科研的兴趣。[3]

2.4 培养以需求为向导、检验教学质量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研究中, 应积极强化以需求为向导的教学检验方式,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推进产、学、研相结合,建立校外教学基地实习,与公司企业合作项目,通过概念实践多渠道、多元化完善计算机创新教育,带动课堂讲授与社会市场接轨。 艺术设计已经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市场需求导向、计算机软件应用、新媒体拓展、互联网传播等为艺术融合科技提供了契机,专业美术院校应不断完善自身条件, 为学生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创作舞台,使计算机教学向更加全面、生动的方向发展[4]。

文章来源:《科技与创新》 网址: http://www.kjycxzzs.cn/qikandaodu/2021/0226/1583.html



上一篇:如何让高大上贴近人心新时代科技人物报道的创
下一篇:关于企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激励

科技与创新投稿 | 科技与创新编辑部| 科技与创新版面费 | 科技与创新论文发表 | 科技与创新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科技与创新》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