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互联网视域下志愿服务与党团建设融合提升路径

来源:科技与创新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高速发展的时期,在“互联网+”技术逐渐成熟的大背景下,传统行业迎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其中,得到有效的平台支持

近些年来,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高速发展的时期,在“互联网+”技术逐渐成熟的大背景下,传统行业迎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其中,得到有效的平台支持。“互联网+”视域下志愿服务与党团建设相融合,二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符合新时期内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成长规律,对于党团建设来说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1 “互联网+”视域下志愿服务与党团建设相融合的意义与可行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发展,我国大学教育中对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越来越重视,高校相关部门在校园内开展了一部分志愿服务活动,但是就目前形式来看,高校内的志愿活动的模式受到传统理念的影响,活动模式单一,志愿活动的内容也相对枯燥刻板。与之相对应的志愿服务主体是现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时期大学生,受到现代文化、科技、教育背景的影响,同时又处在优越的物质条件下,学生受到的教育水平较高,接触过很多多元文化以及新兴科技,因此现代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和探索欲望都较强,传统的志愿服务模式和当代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愿望无法相互吻合,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不足[1]。“互联网+”视域下,刚好促进了志愿服务与党团建设的相互融合推进,现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是网络新媒体的积极参与者和响应者,甚至有一部分学生直接就是新媒体的运营者本身,新媒体越来越多地渗透到社会和人们的生活中,促进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开展。在“互联网+”模式的影响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利用线上新媒体平台,将志愿服务和党团建设相互结合,充分把互联网新媒体的优势发挥出来,提高了信息的传播速度。例如,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信息,进行人员招募、完成签到评价等环节,并且“互联网+”模式下,志愿服务形式新颖,能够大大提高参与者的兴趣。随着我国社会在新时期中的改革和发展,社会群体的利益格局得到了调整和改变,提高了人们的自主选择性、差异性和多变性,受到多元文化生态形成的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也对现代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利用互联网,能够在面临多种文化和思潮的冲击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推进高校党团组织建设,捍卫党在高校中的阵地,为国家未来需要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2]。

2 “互联网+”视域下志愿服务与党团建设融合的基点维度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志愿服务与党团建设融合,体现了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也是社会服务理论和实践实现一体化的体现,社会实践和组织构架结合在一起,体现了“互联网+”视域下志愿服务与党团建设融合的3 个基点维度,分别是志愿服务+党团建设的发展、整合和渗透。首先有关发展维度,志愿服务与党团建设融合,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便利性,使高校党团组织建设更加完善,建立起合理的组织管理、评价和应急联动机制,是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基础,能够促进志愿服务项目和党团建设的共同发展;而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志愿服务与党团建设具有了一定的选择性,可将高校中的党团组织资源优势集中在一起进行整合分析,让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与党团建设组织中提升荣誉感,强化学生归属感,创立和完善志愿服务项目的品牌,培养出优秀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典范,建立起高素质的团队;借助“互联网+”的时代特性,利用现代大学生对互联网的依赖,将高校党团组织的凝聚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志愿活动中渗透团队意识、组织纪律等思想,提高大学生的志愿服务能力,激发志愿服务精神,凸显出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作为先锋模范的重要作用,促进志愿服务和党团建设的融合发展[3]。

3 “互联网+”视域下志愿服务与党团建设相融合的发展策略

3.1 “互联网+”视域下,合理对接志愿服务与党团组织

在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高速发展的如今,志愿服务和党团建设的融合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高校中开展党团组织建设工作的途径很多,其中志愿服务是重要的载体之一,志愿服务的多元化开展能够大大提高党团组织建设的影响力。在这其中融入“互联网+”模式,将有效的资源收集整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出互联网的优化作用优势,丰富志愿服务的组织资源,提高志愿服务与党团建设的对接效率。将志愿服务到党支部、团支部的思想贯彻到个人,强化党团组织的职责和使命,在志愿服务中发挥党团组织的作用,对志愿服务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政策实施以及监督工作。借助“互联网+”技术的配合,在志愿服务中,党团组织可针对具体的工作人员和内容进行数据分析,将大数据整合在一起,加强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将志愿服务涉及的方案合理对应到党团组织建设工作中,使志愿服务和多方需求相匹配,包括广大党员、团员和普通大学生等,提高志愿服务的快捷性和合理性[4]。

文章来源:《科技与创新》 网址: http://www.kjycxzzs.cn/qikandaodu/2021/0315/1746.html



上一篇:科技赋能促进金融发展
下一篇:科技评价及其哲学阐释

科技与创新投稿 | 科技与创新编辑部| 科技与创新版面费 | 科技与创新论文发表 | 科技与创新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科技与创新》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