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技与创新》栏目设置[05/29]
- · 《科技与创新》数据库收[05/29]
- · 《科技与创新》收稿方向[05/29]
- · 《科技与创新》投稿方式[05/29]
- · 《科技与创新》征稿要求[05/29]
- · 《科技与创新》刊物宗旨[05/29]
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核心承载区:湖北全域创新的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7月30日,武汉东湖高新区正式发布《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核心承载区总体发展规划》,光谷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进入新时期。 当前,科技创新成为助推区域转型发展的核心源动力,区域
7月30日,武汉东湖高新区正式发布《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核心承载区总体发展规划》,光谷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进入新时期。
当前,科技创新成为助推区域转型发展的核心源动力,区域发展步入由单个园区竞争走向廊带群体竞争的新阶段。"科创走廊"作为科技创新要素,以及产业集聚的新空间组织方式,正成为区域创新竞跑的"新赛道"和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核心,向西源起于武汉市武昌、洪山等科教资源密集区,向东拓展至鄂州市、黄石市、黄冈市等科技产业集聚区,通过构筑"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化"梯度科技产业协同发展格局,打造我省区域和产业战略发展引领区和示范区。
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核心承载区规划范围为东湖高新区518平方公里,规划期限为2020至2035年,展望至2049年。
过去30年,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东湖高新区坚持自主创新,不懈"追光逐芯",大胆先行先试,勇担国家战略,发展高新产业,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在科技部2019年度全国高新区综合评价中,光谷位居第四位。
面向未来30年,光谷坚守"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初心,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为抓手,以培育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发展新动能,提升产业发展现代化水平,将东湖高新区建设成为湖北武汉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从创新资源看,光谷集聚了42所高校、56家科研院所、72名两院院士、30余万名专业技术人员和80余万名在校大学生,是中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
近年来,光谷获批建设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脉冲强磁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基础前沿创新基地,建设了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国家存储器产业创新中心、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等35家国家级企业主体研发平台,共建了光电、生物、智能等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
2019年,光谷专利申请3.4万件,PCT专利申请1642件;累计制(修)定国际标准51项,国家标准437项,突破100G硅光收发芯片、64层三维闪存芯片、2万瓦光纤激光器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从特色创新型经济看,光谷培育了中国信科、长江存储、长飞光纤、人福医药、斗鱼网络等一批领军企业,建设了长江存储武汉基地、华为全球光能力中心、武汉华星光电T4等一批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此外,还集聚了小米科技、尚德机构等80余家知名互联网+企业"第二总部",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等协同发展的特色产业体系,涌现了网络直播、人工智能、在线教育等一批"互联网+"的新兴业态,是湖北省、武汉市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2019年,光谷科技型企业总数达到8万家,总收入突破1.3万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1.6%,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累计达到2859家。
从创新创业创造生态看,光谷一直大力推进双创孵化平台建设,累计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63家(其中国家级20家)、众创空间101家(国家级众创空间41家、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7家,其中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占全国约1/10),在孵企业超过5500家。
光谷青桐汇、东湖创客汇、楚才回家等双创品牌活动,以及光博会、生博会、中国游戏节等产业品牌活动,塑造了"敢于冒险、崇尚成功,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光谷双创文化。
过去几年,光谷企业数量从2015年的3.6万家,增长到2019年的9.3万余家;瞪羚企业从2015年的215家,增长到2019年的414家;独角兽企业从无到有,累计培育6家。
从创新发展模式探索看,光谷诞生了全国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闯出了科技成果转化"四级跳"模式,出台了"黄金十条"等系列改革创新政策,率先开展高校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三权"改革,推行"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就近办"政务服务"四办"改革,将高校院所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先行先试经验。
光谷生物城、武汉未来科技城、东湖综合保税区等8大专业产业园区,通过共建科技产业园、光谷园外园等多种形式,已形成与鄂州市、黄石市、黄冈市等周边地市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光谷科创大走廊核心承载区·源头创新
文章来源:《科技与创新》 网址: http://www.kjycxzzs.cn/zonghexinwen/2020/0801/536.html
上一篇:深圳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首批创新应用公示亮
下一篇:不断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