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技与创新》栏目设置[05/29]
- · 《科技与创新》数据库收[05/29]
- · 《科技与创新》收稿方向[05/29]
- · 《科技与创新》投稿方式[05/29]
- · 《科技与创新》征稿要求[05/29]
- · 《科技与创新》刊物宗旨[05/29]
增效环保成农业发展趋势 创新科技助力保障国家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央广网建三江8月8日消息(记者王子衿)每亩地可少用化肥3到4公斤,产量增加60到70公斤,收入增长80余元……在近日中化农业水稻侧深施肥现场观摩会上,水稻种植大户张景会介绍了自
央广网建三江8月8日消息(记者王子衿)每亩地可少用化肥3到4公斤,产量增加60到70公斤,收入增长80余元……在近日中化农业水稻侧深施肥现场观摩会上,水稻种植大户张景会介绍了自己的“增收经”。让他连续使用4年,“确确实实带来了很大收益”的,是近年来不断应用发展的水稻侧深施肥技术。
在此前公布的2020年农业农村部10大引领性技术中,水稻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位列其中。这一技术,正是将一次施肥满足水稻一生优质高产所需的“缓混肥”,与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施肥一大片,不如一条线”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是指在插秧机插秧的同时,将基肥、基蘖肥或基蘖穗肥同步施在稻株根侧3厘米、深度5厘米处,是一项与培肥地力、培育壮苗、灌水管理、肥料选用、病虫防治、机械选用等单项技术综合组装配套的栽培体系,也是减肥、省力、节本、增效的一项技术措施。
中化农业旗下中化化肥分销东北大区农艺师丁亮用“施肥一大片,不如一条线”描述了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特点。
图为丁亮介绍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特点(央广网发 中化农业供图)
据其介绍,常规施肥时,肥料一般集中在水稻秧苗0至15厘米的范围内,相对比较分散,且会因挥发、随水流失等原因导致使用率降低。而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将肥料呈条状或穴状施入水稻根侧附近位置,能够将肥料利用率从30%左右提高至50%,同时降低土壤污染。
此外,丁亮还告诉记者,利用侧深施肥技术,施肥插秧同步进行,不仅能够减少人工作业次数,降低人工成本,还能提质增效,提升水稻产量和品质。
在位于黑龙江农垦建三江分局七星农场的中化农业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示范基地内,记者注意到,同等土壤、灌溉条件下,与常规施肥相比,采用侧深施肥技术的水稻相对株高更高,长势更好。现场展示的采样数据也显示,侧深施肥技术在水稻茎数、穗长、穗粒数等方面优势明显。
科技助力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近年来,我国农业化肥农药利用率稳步提升,绿色施肥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但不可否认的是,化肥盲目施用、利用率低,肥料流失严重等问题仍然突出。不合理施用化肥,不仅会增加不必要的经济成本,还会导致土壤、水体等污染。
在这样的背景下,推进化肥减量增效,通过科技引领农业发展,节本、增效、环保已经成为了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也是稳固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
“我们是给作物施肥,而不应该是给土壤施肥。因此,产品技术要有创新,农机农艺应用技术也要更好地融合。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实际上就是将产品技术与播种技术等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作业效率、肥料利用效率和社会化组织服务水平。”“要让作物真正吸收到充足的养分,也要减少肥料浪费,减轻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保障粮食安全,也要让农业保持绿色可持续的发展。”先正达集团中国副总裁、中化农业副总裁马跃说。
图为中化农业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示范基地(央广网发 中化农业供图)
近年来,中化农业积极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工作。聚焦推广全国十项重大引领性农业技术,其中,水稻侧深施肥肥料产品和应用技术是其重点研发推广技术。据介绍,自2014年联合专家团队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现为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建三江分公司)确定水稻侧深施肥料配方开始,中化农业就以节本增效为目标,不断开展试验、示范工作,坚持不懈对产品进行升级迭代。六年时间,推广模式逐步成熟,种植户对中化化肥的认可度也很高。2020年在建三江水稻侧深施肥专用肥料覆盖面积达300万亩,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文章来源:《科技与创新》 网址: http://www.kjycxzzs.cn/zonghexinwen/2020/0808/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