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技与创新》栏目设置[05/29]
- · 《科技与创新》数据库收[05/29]
- · 《科技与创新》收稿方向[05/29]
- · 《科技与创新》投稿方式[05/29]
- · 《科技与创新》征稿要求[05/29]
- · 《科技与创新》刊物宗旨[05/29]
深圳中行:科技赋能创新专项,在金融改革中乘风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不忘历史,方能不畏将来。面对风云激荡的历史坐标,在深圳银保监局指导下,深圳特区报-读特客户端特别推出风华'圳'茂四十载 奋楫争先立潮头--深圳中行与深圳特区共成长系列报道
不忘历史,方能不畏将来。面对风云激荡的历史坐标,在深圳银保监局指导下,深圳特区报-读特客户端特别推出"风华'圳'茂四十载 奋楫争先立潮头--深圳中行与深圳特区共成长系列报道",回望这如火如荼的沸腾年代,记录深圳中行探索创新、砥砺前行的生动足迹,勿忘这份时代使命与不变初心。
争先篇(1986-2000)
深圳中行:科技赋能创新专项,在金融改革中乘风破浪
改革日夜兼程,深圳特区创业的故事越讲越生动。
在东方风来满眼春的激情岁月,在深圳特区这片热土上,胸蕴改革开放心智,秉持踏波赶浪的弄潮儿精神,演绎了敢为人先、引领时代的千般风景:从打破"铁饭碗",到实行奖金制;从引进工程招标制度,到实施土地拍卖;从建立劳动保障制度,到推行劳动合同制;从推行企业股份制、集团化,到设立证券交易所、金融市场化;从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到恪守"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创新,贯穿特区四十年发展始终,是打开发展新局面的"金钥匙"。
一马当先,为全国金融改革探新路,深圳中行责无旁贷、矢志不渝。
第一家实现通存通兑,完成国内金融业从手工记账向电脑化操作的革命性跨越;第一台自动柜员机,吹响了科技兴行的战略号角;第一张信用卡,开启了深圳市民百姓的新金融生活;第一个理财中心,提升了人们的服务体验……一个惊涛追着一个惊涛,深圳中行在改革的浪潮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春潮涌动,壮阔东方。让我们致敬筚路蓝缕的探路者、燃灯者,赓续他们的改革胸襟与肝胆,在创新中继往开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
专业
夯实外汇专业优势 顺应时代服务外贸
80年代中期,随着"三来一补"模式的推广,利用外资、中外合资、产品外销等为主的对外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当时经济发展的主流,深圳的外向型经济已占超过全市经济的百分之五十,外汇紧缺。
做外汇专业银行,是中行的角色与使命,服务实体更是深圳中行发展的第一要义。借鉴外资银行的展业方式,深圳中行积极开展出口押汇业务、进口担保提货、银行本票贴现,促进了经济特区三来一补和进出口业务的发展。
时过境迁,如今深圳中行的老员工回忆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动容地说到:"处在经济特区创建和发展外向型经济初期,我们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了相关重任。如何在搞好自身改革开放发展的同时,为深圳经济特区筹措更多建设和发展资金成为当年我们经营管理面临的两大任务和最富挑战性的困难。"
使命在肩,深圳中行开拓创新,在支持深圳经济发展建设的道路上不遗余力。该行利用外汇贷款的优势,积极发放人民币贷款,支持国营、集体、合资、独资企业发展。采用灵活多样的融资方式,开展商品流通贷款、生产周转贷款、开发性贷款、抵押贷款和透支业务,努力支持特区的开放和外贸、商业、旅游等行业的发展,扶持重点项目上马。
一个业界称道的重磅手笔发生在1987年,大亚湾核电站正式开工建设。这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大陆第一座按照"借贷建设、售电还贷、合资经营"的模式,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建设的百万千瓦级大型商用核电站。当时深圳中行为核电站建设筹集、发放了基建贷款,也是大亚湾核电站项目在国内的唯一融资合作银行。
从1986年,最早在罗湖口岸设立第一个外汇兑换点开始,深圳中行努力在外汇改革征程中走在最前列,勇当尖兵:1991年,在出口收汇核销管理政策下,深圳中行推出外币汇票验票服务,支持企业出口创汇;1994年,我国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取消了各类外汇留成、上缴和额度管理制度,对境内企业经常项目下的外汇收支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响应时代要求,深圳中行率先提供结售汇服务。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正式发布,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的可兑换,标志着外汇改革取得阶段性的成果。1997年,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中国银行独家试办远期结售汇业务,深圳中行积极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汇率保值产品。1997年香港回归,深圳金融从此开启了深港合作的新篇章,深圳中行发挥外汇银行的优势,在深港合作、深港联动上强发力,2000年再度开创全国先河,在香港发行首张人民币信用卡,用创新点亮深港两地居民的生活……
文章来源:《科技与创新》 网址: http://www.kjycxzzs.cn/zonghexinwen/2020/0814/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