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技与创新》栏目设置[05/29]
- · 《科技与创新》数据库收[05/29]
- · 《科技与创新》收稿方向[05/29]
- · 《科技与创新》投稿方式[05/29]
- · 《科技与创新》征稿要求[05/29]
- · 《科技与创新》刊物宗旨[05/29]
智慧农业科技园:创新提升“寿光模式”的生动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当前,各行业的信息革命已从数字化、网络化进入到以数据深度挖掘与融合应用为特征的智慧化阶段,农业,自然也不例外。 坐落于洛城街道的智慧农业科技园,“内涵”丰富,“智慧
当前,各行业的信息革命已从数字化、网络化进入到以数据深度挖掘与融合应用为特征的智慧化阶段,农业,自然也不例外。
坐落于洛城街道的智慧农业科技园,“内涵”丰富,“智慧”十足,8万平方米和9000平方米智能温室各1个、700平方米的植物工厂1个、1600平方米的潮汐式育苗温室1个、不同保温材料的高标准日光温室6个……来到此地,尽可领略引“智”、用“智”的现代农业科技“最新模本”。
用前沿科技,展绿色魅力
“这个温室占地120亩,东西长313米,采用三玻两腔玻璃作为外立面透光保温层,保温能力是普通中空玻璃的5倍,同时,采用基础适当下挖、分时关启智能外保温、日光温室余热回收、空气能热泵加热等先进技术,比荷兰模式降低能耗一半以上。目前,温室里主要种植番茄,是国内自主研发的最大型番茄工厂项目。”市农业农村局农艺师李光聚介绍,温室内采用岩棉无土栽培技术,营养液可回收,垃圾零排放。
穿行于园区一侧,一个个模样、功能不一的机器人正在作业。“园区内使用了多功能作业机器人、分拣机器人、巡检机器人等7种功能不同的20多台作业机器人。”园区工作人员介绍,各个机器人在水肥控制、授粉、采摘、分拣、巡检等工作中各司其职,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科学管理化程度与工作效率。“我们还有中心机器人‘小金’,它负责收集园区内所有机器人的数据信息,并在数据处理后生成指令反馈给其他机器人,可以说是这里的‘最强大脑’,在它的统管下,实现了‘无人操作、智慧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上方飞碟状的设备是植保机,在外部人员带入细菌和小昆虫后,它可以通过产生对蔬菜无害的臭氧杀菌消毒,也可以通过红蓝光诱捕害虫,进一步确保了温室内的高质量种植环境。”李光聚告诉记者,棚内还有496个传感器,可将温室内的空气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EC值等信息上传到园区的“农圣大脑”种植托管系统中,再经过数据分析,实现对温室内设备和环境的智能控制。
李光聚告诉记者,中国工程院赵春江院士团队根据寿光的地域特点,在荷兰模式的基础上,应用了120多项专利,对联栋玻璃温室进行了电气化和智能化升级,建成了目前世界上智能化效率高、能耗管控和内环境管控优的中国寿光型智能玻璃温室。“下步,我们将充分利用园区顶部空间,安装光伏发电系统,进一步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率。”
运“智”用“慧”,引领行业标准
穿过连廊,记者来到占地700平方米的集约高效智能植物工厂,硕大的玻璃房内,一株株蔬菜像住楼般铆足劲生长,整个空间一片蓝紫色。“植物工厂主要生产叶菜,通过LED灯为植物提供光合作用需要的光源,根据传感器采集到的空气温湿度等数据智能控制植物生长环境,同时,采用立体栽培模式,每年可生产蔬菜18至20茬。”李光聚介绍,在合理光照的综控下,植物工厂种出来的蔬菜在营养、口感和品质等方面要远高于普通蔬菜大棚里的蔬菜。
植物工厂对面的潮汐育苗温室内,绿意一片。“这里采用的是潮汐式育苗法,就是模拟大海的潮起潮落来为种苗进行灌溉,补充营养。灌溉时,营养液流入潮汐苗床,形成‘涨潮’现象,将根部浸泡5到6分钟;‘退潮’操作时,对营养液进行回收、消毒,然后用于下次灌溉。”李光聚告诉记者,潮汐式育苗比传统育苗省工60%至90%、节水50%、节肥60%,可缩短苗龄4至6天。
如此现代化的植物工厂和潮汐育苗温室均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它们是如何运作的呢?“这里有闭环水肥一体化系统,由水源处理、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营养液消毒再利用系统三部分组成,可根据植株种类、定植时间、生长环境等,实现水肥的按需精量供给和远程监测管理,可节水30%至35%、节肥40%左右。”李光聚说道。
据悉,国网寿光市供电公司自主研发的365电管家智慧能源服务平台在园区应用后,目前已经实现了与园区“农圣大脑”种植托管系统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可以为园区提供能效分析和用能指导建议。“中国寿光型智能玻璃温室目前还处在试运行阶段,我们将电气化和能效分析等标准一起纳入国产智能温室相关标准的研制工作,先形成企业标准,再升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力争向全国推广。”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
文章来源:《科技与创新》 网址: http://www.kjycxzzs.cn/zonghexinwen/2020/0914/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