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技与创新》栏目设置[05/29]
- · 《科技与创新》数据库收[05/29]
- · 《科技与创新》收稿方向[05/29]
- · 《科技与创新》投稿方式[05/29]
- · 《科技与创新》征稿要求[05/29]
- · 《科技与创新》刊物宗旨[05/29]
加强科技创新 长三角与成渝经济圈应有更大作为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每经记者 黄名扬 “全球工业革命风起云涌,科技革命风雷激荡,而数字经济正形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周汉民说,“工业革命、科技革命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 9月
每经记者 黄名扬
“全球工业革命风起云涌,科技革命风雷激荡,而数字经济正形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周汉民说,“工业革命、科技革命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
9月28日,主题为“科技创新:新经济·竞争力·全球化”的全球科技创新论坛召开。该论坛由南华早报主办、每日经济新闻协办,成都为主会场、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为分会场,三地同时连线举行。
论坛上,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发表主旨演讲指出,2019年,数字经济已在中国GDP中占35%有余;全中国,有1.1亿人从事数字经济方面的研发、创新和实施工作;全球软件工程师,三分之一在中国。“当下讨论科技创新恰逢其时,选择之地也十分契合。”
当天,来自全球国际大都会的200余名科技翘楚、金融领袖共聚成都,共同探讨企业竞争力、全球化和科技创新等议题,制定科技领域的国际合作议程。
用更大的开放倒逼改革
1990年,在严峻的国内国际形势下,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新区——上海浦东率先开发开放。
作为浦东新区首届人民政府副区长,周汉民经历了全过程。据他回忆,相关研究实际上从1987年就已开始,他参与的主要为浦东的开放度和法律框架两方面研究工作。
“当年,浦东的经济总量是60亿人民币。2019年,上海浦东新区开发开放29年之际,其经济总量已迈上了亿元的高台阶。”周汉民感慨,“这是29年、超过210倍的高速增长”。
“上海有国家的第一个新区浦东新区,成都则有天府新区”。
在周汉民看来,作为国家的第11个新区,天府新区获批六年,如今已成为成都乃至四川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到2018年4月雄安新区诞生,我国目前已有19个国家级新区。中国为什么需要新区?开发和开放为什么需要继续前行?”周汉民认为,原因十分简单,“就是要用更大的开放,倒逼更深入的改革”。
他指出,如今,上海自贸区全部在浦东:陆家嘴金融开发区、金桥工业开发区、张江高科技开发区……新区已成为通向五湖四海的桥梁和重要的支点。
“而浦东新区的发展,对全国的启迪就在于,当因地制宜各展所强。”周汉民指出,正因如此,位于西部的天府新区应运而生,并确定了自己的发展目标,“如今,两大新区的对标和对表,应当更加直接和竞争”。
“两个经济圈大有作为”
新区的发展是一方面,在周汉民看来,成都和上海所在的两个“经济圈”能量巨大,更应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上有更大的作为。他指出,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长三角一体化,所包含的三省一市,以仅占全国1/26的面积,承载了全国1/6的人口,2019年创造了23.7万亿元的经济总量,接近全国1/4的比重。
“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同样是重要的国家规划,有4个直辖市之一的重庆,和天府之国成都。正因如此,两大经济圈的对标和对表,十分必要且值得。”
在周汉民看来,这两大重要的区域,对标和对表集中表现在三个“新”:产业要新、制度要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融合方式更要新。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周汉民指出,成都和上海实际上是共赴一个伟大的国家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长江经济带不是一个省份就能够将其推向前进,更不是一座城市可以完成。”周汉民表示,长江经济带九省二市,占到总人口的四成,也贡献了国家经济总量40%。“当下的关键,就是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前提下,如何把长江经济带的力量更好地发挥出来。”
新格局下应重视科技创新
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我国正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周汉民认为,在此情况下,成都、上海等国际化城市,更应重视科技创新。
他指出,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已有4亿是中等收入人群;地理上看,长江流域省市也正向“富庶”不断前行。城镇化背景下,越多越多的人正向城市聚集。
人们来到城市,不仅是为了生存,更为了更美好的生活。
文章来源:《科技与创新》 网址: http://www.kjycxzzs.cn/zonghexinwen/2020/0929/1062.html
上一篇:孕育科技创新企业的“摇篮”
下一篇:中新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示范区启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