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探访戴森背后的黑科技!创新性无叶风扇和吹风

来源:科技与创新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2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 文 | 韦世玮 智东西10月20日消息,今天,智东西来到上海,亲身体验了一波戴森的“黑科技”气流技术,同时也了解到戴森产品研发背后的故事与思考。 作为

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

文 | 韦世玮

智东西10月20日消息,今天,智东西来到上海,亲身体验了一波戴森的“黑科技”气流技术,同时也了解到戴森产品研发背后的故事与思考。

作为一家以吸尘器起家的英国科技公司,戴森从1993年成立以来,就一直不断地在家电领域进行研发和探索,并长期投入固态电池、高速数码马达、视觉系统、机器学习及人工智能(AI)等技术的创新。

历经27年发展,如今戴森的全球专利及待定专利数已多大项,全球员工超1.6万人,其中工程师与科学家达6000多名。

一、吸尘器背后的硬科技:从工业锯木厂诞生灵感的气旋分离技术

气旋分离技术是戴森一直以来布局家庭清洁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

自20世纪初,吸尘器诞生以来,有尘袋吸尘器容器在长期使用后容易堵塞,一直是当时吸尘器长期存在的问题。

1978年,长期痴迷于飞机和气流的戴森创始人、发明家詹姆斯·戴森,偶然从工业锯木厂用来分离木屑的气流分离器中获得了灵感,便打算将气流技术应用到吸尘器中。

在历经5127次实验后,戴森在1982年正式研发出了全球第一台无尘袋气旋式吸尘器的原型样机,名为“G-Force”,有效解决了尘袋吸尘器容易堵塞的问题,而这也是业内率先在吸尘器中使用气旋分离技术的案例。

戴森的气旋技术应用创新,直接在业内掀起了新一波技术浪潮。

而戴森以“G-Force”为起点的气旋技术,从1993年搭载双气旋技术的DC01吸尘器,到2002年搭载多圆锥气旋分离技术的新吸尘器产品,也一直在不断地进行升级和创新。

除了气旋分离技术之外,戴森的数码马达也则负责为吸尘器提供动力,在保证吸尘器吸力达到一定水平的同时,不损耗气旋分离所需的能量。这也是戴森吸尘器中的核心技术之一。

二、揭秘风扇系列产品背后的技术:气流倍增技术 气流聚合技术

除了搭载气旋技术的戴森吸尘器之外,在戴森的风扇、吹风机、卷发棒和空气净化器等一系列产品中,也有着气流技术应用的身影。

其中,戴森的无叶风扇、空气净化风扇等产品,则采用了关键的Air Amplifier气流倍增技术。

例如,在戴森行业首创的无叶风扇中,戴森利用流倍增技术,通过利用环状气流倍增器,在环形夹缝中对气流进行加速,以形成由弧形翼面引导喷射方向的气流,同时还能持续卷入周围的空气。

而这一技术的创新应用与有扇叶风扇相比,能够更均匀、稳定地吹风,大大降低了用户风感的不适,同时安全性也明显增加。

在空气净化风扇中,戴森还利用气流倍增技术可产生长距离、稳定气流的特性,开发了一项名为POLAR(Point Loading Auto Response)的实验方法,在一个模拟家居环境的27平方米实验室中,放置一台空气测量仪器,以检测是否能实现空气的均匀净化。

如今,该实验方法已被中国家电研究院(CHEARI)采用,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

而在气流增倍技术之外,戴森为风扇系列产品还研发了一项Core Flow气流聚合技术,并应用在Dyson Pure Cool Me多功能净化风扇中。

据了解,这项技术与传统的气流喷射方式不同,它通过对气流的控制,能够调节气流喷射的方位,实现精准定位喷射。

此外,这款风扇还搭载了结合活性炭滤网层和HEPA滤网层的密封滤网,能够捕获空气中99.95%的颗粒物,包括细菌和病毒。

三、从家居美到人美:健康美发产品背后的气流技术

戴森的气流技术不仅仅应用在吸尘器、无叶风扇等产品中,在面向健康美发造型领域,戴森也将不同的气流技术花式应用到相关产品中。

一方面,戴森的Supersonic吹风机在采用气流倍增技术时,还配合了第九代数码马达,同样通过环状气流倍增器加速气流,从而产生强劲而柔和的气流,减少通过热力来烘干头发而导致的发质损伤。

另一方面,面对传统卷发棒等美发产品利用瞬间高温定型发丝对头发造成的损伤,戴森则利用了“康达效应”。

何为“康达效应”?当流体(水流或气流)离开原本的运动方向,改为随着凸出物体的表面摩擦时,流体的流速会减慢。

基于这一原理,戴森经过6年研发投入、11位空气动力学工程师的持续打磨,最终借助气流的“附壁”力量来带动发丝的卷曲,开发了卷发棒、美发梳等产品。

文章来源:《科技与创新》 网址: http://www.kjycxzzs.cn/zonghexinwen/2020/1021/1221.html



上一篇:把准创新军事科技体系时代要求
下一篇:神东煤炭集团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科技与创新投稿 | 科技与创新编辑部| 科技与创新版面费 | 科技与创新论文发表 | 科技与创新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科技与创新》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