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技与创新》栏目设置[05/29]
- · 《科技与创新》数据库收[05/29]
- · 《科技与创新》收稿方向[05/29]
- · 《科技与创新》投稿方式[05/29]
- · 《科技与创新》征稿要求[05/29]
- · 《科技与创新》刊物宗旨[05/29]
粮丰工程:创新农业科技守护中原粮仓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原标题:粮丰工程:创新农业科技守护中原粮仓 利用项目研发的技术体系,可实现生产效率提升20%以上、节本减投30%以上、产后收获储存损失率降低5%以上……,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牵
原标题:粮丰工程:创新农业科技守护中原粮仓
利用项目研发的技术体系,可实现生产效率提升20%以上、节本减投30%以上、产后收获储存损失率降低5%以上……,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牵头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河南多热少雨区小麦-玉米周年集约化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观摩会在商水县召开,集中介绍展示了项目总体实施情况和取得的标志性成果。
项目咨询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赵明研究员,河南师范大学李春喜教授,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项目专员赵霞研究员,河南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刘彦宾副处长,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处田云峰处长,河南省项目首席专家李向东研究员以及河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河南省土壤肥料站、商水县农业农村局相关领导及项目各课题负责人、各任务负责人和技术骨干,示范基地负责人、合作社代表等出席会议。
在位于商水县张庄乡的粮食生产智能化服务管理控制中心,与会代表观摩了万亩高标准农田总体布局和功能区沙盘展示,项目首席专家李向东研究员介绍了项目总体实施情况和取得的标志性成果。李向东介绍,项目以丰产稳产和精简高效为目标,针对河南多热少雨区小麦-玉米土壤亚健康趋势明显、光温水资源与作物生长发育需求错位和气象灾害频发等障碍因子,研发了以调理剂调节土壤酸碱状况、微生物菌剂活化培肥土壤、“翻松压结合”提高耕层质量和“品种+播期+播量”构建以高质量群个体为核心的定向调控技术;创制了覆盖保墒、水肥互调高效用水技术,因气象变化、因作物长势、因产量品质指标的因变管理技术;集成了以农艺、物理、生物、化学、信息等手段相结合,“土壤-作物-大气”一体化统筹,收获储藏减损保质,机械化信息化智慧化为引导的精简高效生产技术;构建了“研发单位+推广系统+涉农企业+合作社+农户五位一体”和“一、二、三产融合”的技术推广应用模式,疏通了技术成果利用、转化和扩散渠道。
据了解,项目实施以来,在全省示范应用了3000余万亩,累计增产粮食超120万吨。利用项目研发的技术体系,水资源和化肥利用效率提高10%以上,光热利用效率提高15%以上,气象灾害与病虫害损失率降低5%以上,生产效率提升20%以上,节本减投30%以上,产后收获储存损失率降低5%以上。通过项目的实施,项目区耕地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水平大大提高,粮食产量与质量协同度明显加强,农业生产效率与效益同步提升,引领河南省走上了以科技为支撑的内涵式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真正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平畴沃野丰收景,中原粮仓不虚传。在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记者看到示范区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排灌设施完备。由于品种选用得当、播种质量高、技术抗逆丰产,示范区玉米长势喜人,丰收在即。同时,项目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助力经济2020”专项“冬小麦-夏玉米丰产提质应变栽培技术示范应用”紧密结合。“冬小麦-夏玉米丰产提质应变栽培技术示范应用”项目负责人张德奇副研究员介绍,“项目以河南省冬小麦-夏玉米生产影响较重的干旱、低温冻(寒)害、高温热害等自然灾害预防和应急管理为目标,解决规模化经营条件下减灾保产、稳收增效技术关键,提高规模化种植的技术标准化管理程度和生产效率、经济效益,提升科技助推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实现科研助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通过应变技术综合展示,有力地推动了项目间有机衔接,促进了科技和经济的融合发展,助推了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农村生活秩序稳定、农民丰产增收。”
在商水县舒庄乡示范区玉米籽粒机收观摩现场,以展示信息化、机械化的智慧农业技术为主,通过采取适宜机收品种、北斗导航避茬播种、水肥一体化等管理技术,玉米总体长势明显较好。项目首席专家李向东研究员向记者介绍道,小麦-玉米周年丰产增效集成关键技术包括:有机无机地力培肥技术、北斗导航避茬播种、种肥异位精密播种技术、“一包三喷五防”绿色生产技术及籽粒机收与烘干储藏技术,通过综合集成技术示范应用,每亩可以节省用工2~3人次,亩节本增效100~120元,玉米籽粒破碎率在2%~3%,收运储环节减损5%~7%,籽粒机收示范效果显著。
文章来源:《科技与创新》 网址: http://www.kjycxzzs.cn/zonghexinwen/2020/1023/1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