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科技创新引领智慧中线健康成长

来源:科技与创新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1-0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工人日报客户端北京10月20日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以来,发挥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是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的大国重器,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

工人日报客户端北京10月20日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以来,发挥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是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的大国重器,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供了可靠的水资源支撑。那么,中线工程是如何保障千里长渠安全平稳输水的呢?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六周年之际,10月20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2020年度开放日活动在北京举行。


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邀请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社会团体等社会各界人士代表来到现地管理处,深入了解中线工程的现代化运行管理,探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作为大国重器背后,如何运用科技手段保障工程一江碧水安全向北流。

今年,中线工程开放日活动的主题为“智慧中线,安全调水”。应邀代表观看了宣传片,听取了相关人员关于近年来中线建管局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特别是通过自主研发的一大批科技手段。在观摩环节,参观人员重点了解了自动化调度系统、工程巡查维护系统、安全监测系统和水质监测系统,观摩了水下机器人、无人遥控机器人、边坡除藻多功能车、水质应急监测车、电力应急供应车、抢险应急餐车等保障设备。

“南水北调工程开放日”已经连续举办三年,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一个近距离了解中线工程运行管理的途径,社会公众代表不仅现场真实了解工程运行管理自动化调度、办公信息化水平等技术保障手段,还能有效促进智慧中线总体发展战略步伐。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以来,供水量持续增长,水质稳定达标,已经成为沿线城市供水的生命线。信息化代表了未来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发展的方向,中线建管局先后建成了以控制专网为核心的基础保障体系、以输水调度为核心的自动化调度体系、以办公信息化为核心的运行管理体系,提升了工程管理现代化水平。中线工程全长1432公里,交叉建筑物2385座,全线节制闸、退水闸、分水口门众多,闸站监控系统、日常调度系统、水量调度系统是中线工程自动化调度的核心生产系统。三者相辅相成,最终实现了远程自动化调度无人值班和少人值守的目标。


以办公信息化为核心的运行管理体系,是保障中线工程安全运行的先进武器。工程巡查维护系统采用 IT技术、移动技术、GIS技术、工作流引擎、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贯穿发现问题-问题上报-受理-处理-消缺整个过程,达到了“巡检有计划、过程有监督、事后有分析,处理可追踪”的目标。安全监测系统通过全线布设的8万余个安全监测点,实时监测渠道安全。水质监测系统依靠输水干渠布设的多个固定监测站、自动监测站和移动实验室,实时在线监测水质变化。最新研制的边坡除藻多功能车设备高效、环保,确保了水质安全。

物联网应用系统实时监测全线设备运行环境,实时监控渠道人员进出保证安全。“中线天气”应用系统分析汛期降雨和影响范围,提前判断,发出预警。防洪信息管理系统则使全线防汛物资、应急队伍、风险项目等信息尽在掌握,实现相互调配。


目前,研发的卫星遥感探测技术、北斗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水下机器人探测技术等项目已经进入试点应用。中线建管局还开发了“中线一张图”时空信息服务平台,将工程信息、专题业务信息、实时运行信息、BIM信息、基础空间信息、遥感及无人机实景信息浓缩进“一张图”,为业务和决策提供全面数据支撑。视频智能分析系统针对水位尺数据读取、人员入侵检测、火情检测、控制柜指示灯状态检测等多种场景,实现对视频图像的自动研判和上传告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 未来,中线建管局将全面推进“智慧中线”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建设国家水文水资源(南水北调)监管中心,打造中国水利云数据中心,以数据湖、物联网、传输网、孪生中心、规则中心、分析中心和智慧运营中心、视频分析平台、融合指挥平台、物联网平台、统一服务平台为支撑,构建中线工程人、物、IT和信息的互联互通互用,实现调度和管理业务双轮驱动的创新发展模式,打造一个世界级智慧化调度工程的管理样板。(工人日报记者蒋菡)

文章来源:《科技与创新》 网址: http://www.kjycxzzs.cn/zonghexinwen/2020/1103/1321.html



上一篇:海北州开展科技创新引领牦牛产业助推农牧区创
下一篇:金融科技创新 也须纳入监管笼子

科技与创新投稿 | 科技与创新编辑部| 科技与创新版面费 | 科技与创新论文发表 | 科技与创新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科技与创新》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